车间里来了机器人“装配工”
四川绵阳构建人工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四川省绵阳市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大圣”机器人正在搬运物料箱。
四川省绵阳市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大圣”机器人正在搬运物料箱。彭紫薇摄(人民视觉)
搬运重物、扫码贴签……四川省绵阳市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两台1.7米高的“绵阳造”人形机器人“上岗”,为批量化投产应用做现场实测准备。
这些“装配工”代号为“大圣”,由两家企业联合研制。“论‘身体素质’,它们与人无异,具备拟人的形态、移动能力和操作能力。”项目相关负责人袁海辉介绍,该机器人运动速度可达每小时6公里,蕞大负载30公斤,全身上下有38个自由度(即机器人可活动的轴数),灵活性强,能够轻松执行工业、服务及特种应用任务。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工厂机器人是执行简单固定动作的机械臂、自动导引车。眼前两个“大圣”却非常灵活,只见一个双手提着物料箱前行自如,准确无误地将物料箱放置到搬运点;另一个一手麻利撕下标签,精准粘贴在零件包装袋上,一手连续两次扣下扫码***按键,完成信息录入,整个过程不到30秒。在工业应用场景测试现场,人形机器人的高灵活性和高精准度展露无遗,它们能做一些高难度、高强度工作。
“机器人和人体活动的原理类似,关节起着重要作用。”袁海辉告诉记者,为使人形机器人更好地模拟和实现人类的行走,公司对机器人关键部件一体化关节进行了技术自研,成功开发出了高功率密度旋转关节、高推力线性关节。公司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研发团队,对机器人每一个动作的落脚点、时间进行精益求精的测试。“我们的目标不止于让机器人胜任体力活。”袁海辉介绍,公司与长虹人工智能实验室正聚焦“大圣”的“大、小脑”进行研究,将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全场景感知及自主导航技术,全面提升它的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
绵阳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域近年来迈入发展快车道。日前,在绵阳市游仙区高新区北园(石马镇),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具备年产机器人装备2000余台(套)、智能传感器200万只的产能,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绵阳市已初步形成涵盖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制造、软件平台、整机应用、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全产业链生态集群。“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消防应急、特种场景、家庭陪伴等多个应用领域。
业界:探索中国矿企ESG披露标准 接轨国际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中国矿业联合会获悉,为了推动中国矿企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建设,中国矿业联合会启动了ESG披露标准的制定工作。 ESG发展理念与我国倡导的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相契合,是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正式通水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4年12月30日,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工程转入运行管理阶段,开始发挥灌溉和供水效益。 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为大(2)型Ⅱ等灌区,由百色水库引水工程和百色水库下游右江提水工程组成,灌溉面积59.2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49.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总投资41.45亿元。…
数读中国 四组数据看民营经济运行积…
数读中国 从“形”“势”“质”“量…
向“新”而行 良性竞争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地下900米“智…
我们的2024:有种不凡叫敢拼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生产力,上新了!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一块钢板的减碳之路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给机械臂装上“眼睛”…
52个月艰苦奋战,20分钟穿越天山(…
数读中国丨8个“关键词”看懂中国消费新…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万洋厂房出租出售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