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经开区:以“链”带“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漯河经开区是河南省漯河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也是国际食品名城建设的产业核心区、研发核心区,食品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形成了食品、智能装备、液压科技、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23年,漯河经开区在全国26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居前50强。区内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3万家,企业4300多家,其中双汇、可口可乐、嘉吉、统一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26家,行业百强50余家。
近年来,漯河经开区以立足主导产业树品牌为主线,创新生态链不断集聚、新质生产力要素不断汇聚、未来产业链条不断凝聚,企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创新生态链不断集聚。漯河经开区全力构建“一主导产业引领、一配套专业园区支撑、一创新生态系统赋能”的全链条深度融合体系。在智能食品装备、液压科技、检验检测等六大核心专业园区中,均已规划并部署了省级行业创新平台,旨在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针对各产业链条,深入剖析其内在关联机制,精心遴选并确立了1至2家集成效应显著、引领作用突出的链主企业,如休闲食品领域的卫龙美味、超高压流体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的利通科技、食品辅料领域的恒瑞科技等。对于这些链主企业,集中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关键资源,并予以重点扶持,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群稳健前行。围绕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并培育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项目,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同时,将开发区内的九大产业链视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基石,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补强,以及新兴产业的补链与壮大,致力于催生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显著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能级。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特别是围绕漯河市“11+8”产业链条,积极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内的研发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1个,省级研发平台36个,市级研发平台36个,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新质生产力要素不断汇聚。漯河经开区抢抓机遇,积极向“新”转变,先后与河北庆丰年、杭州隆禾、厦门魔角兽、盐津铺子、惠州佳泰等企业签约洽谈了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与漯河中原食品实验室全面开展合作。动态制定实验室专家、研发成果、企业需求“三张清单”,积极开展企业“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活动。今年以来,组织18家企业到实验室进行过调研对接,围绕肉制品加工、预制菜等需求,促成4项成果合作,推动博汇食品与中原食品实验室落地签约5年合作协议。做好创新人才“引育文章”。今年以来,经开区依托驻外招商机构,累计拜访院士、博士、行业协会会长等各类高层次人才90余名,引进本科以上人才780人,其中包括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8人,海外留学硕士人才18人,博士2人。新增河南超高压研究院超高压灭菌项目、成都食品工业协会战略合作项目等人才合作项目16个,组织卫龙、利通、统一等5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江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线余名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突出主体培育,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扩大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实现质量齐升。今年以来,全区国家级高企新申报备案121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
未来产业链条不断凝聚。漯河经开区坚守主导产业发展定力,做足“食品+”产业链集群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食品产业由“食”字号逐步向“健”字号、“药”字号、“妆”字号转变,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的“长度”“厚度”“高度”,以高能级产业生态助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围绕休闲食品产业链,加快推动休闲食品向低油低盐等健康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统一、宏途、旺旺等重点休闲食品企业新上项目6个,促进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围绕功能食品产业链,将“食药同源”理念贯穿产业链各个环节,推动鸿博药业成为市级“链主”企业,实现3家以上传统食品企业向功能性食品企业转型。围绕食品辅料产业链,锚定主食、休闲食品、预制菜及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未来食品,以“药食同源、食品大健康”为方向,加大对青山科技、九丰香料等辅料企业支持力度,做强做精做细食品辅料产业,食品辅料产业每年增速在30%以上。围绕智能装备产业链,积极招引一批智能装备头部企业,并积极跟踪山东、浙江、广东、温州等地知名食品机械企业,规划设计、导入资源、形成规模,打造国内食品类、智能装备类蕞专业、蕞优质的工业园区。(张乐 李昊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万洋厂房出租出售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