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春之曲”项目“加速跑”
春日雨过天晴,俯瞰梅州各个重点项目现场,生机与活力尽显。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同时开动,工人们操作着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机器运转,光影闪烁,在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张张闪烁着玫瑰金的覆铜板从生产线上“吐”出来;在梅州综合保税区二区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现代化厂房已显雏形,勾勒出综保区的蓝图。
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挑大梁,已然成为梅州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是加快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依托。
近日,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今年全省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总投资8.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涉及梅州的项目共有43个,总投资1353亿元。
当前,梅州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项目抓住、抓紧、抓实、抓好,全力补短板、调结构、强动能,加速融湾入海,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闯出一条新路。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校本部北区,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崭新的教学楼内,会计专业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的课程;操场上,一场对抗激烈的篮球赛正在上演,告别持续的阴雨天,学生们尽情释放着活力。
新学期,新校园,为师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新色彩。去年10月11日,该校新建校本部北区正式投入使用。“北区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共建设20栋建筑。目前北区的智能工程学院1、2号楼,教育学院师范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校门等13栋建筑,以及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活动设施均已投入使用,可满足在校学生的教学实训、生活需求。”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放眼梅州,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子,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清晰勾勒出广东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2年,全市226项、年度计划投资305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1.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4%,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梅州市发改局重点项目科负责人介绍。
去年,梅州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稳经济稳增长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高位统筹提速项目建设、并联审批加快项目开工、部门联动做好要素保障等,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推进梅州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是重要抓手,也是“强引擎”与“压舱石”。
今年涉及梅州的43个省重点项目,分为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和民生保障工程三大类,涵盖交通、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服务、、医疗等领域。既有新开工的项目,又有续建的项目,此外还将有一批项目在今年投产。
早在去年,梅州便建立工业重点项目督办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对工业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的督办。在督办机制下,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单位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并研究解决办法。
以高效的作风建设,服务好重点项目,梅州各部门均行动起来,接连召开加强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相继组建工作专班,积极服务好项目、服务好企业,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既“清”又“亲”,让各类项目在梅州扎好根、发好芽。
“我们抓好重大项目实施,发挥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牵头发挥重大项目指挥部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集中资源要素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全年投资增长11%以上。”梅州市发改局局长吴特宏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和支撑,梅州的实体经济稳中蓄势、预期向好,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步稳蹄疾。
走进梅州综保区,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一辆辆货车有序通过卡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区内企业一派繁忙生产景象。
“在全面梳理一期范围内已建成的配套设施基础上,我们主动谋划厂房、冷链仓库、职工宿舍等项目,积极协调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保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入区企业需求。”梅州综保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与梅州综保区毗邻的梅州国际无水港项目也迎来喜人进展。该项目已于2022年12月底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梅州综保区管委会正与广铁集团沟通对接合作运营事宜,投入运营后将打造区域性“公海铁”多式联运物流枢纽。
今年开年,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盈华电子”)便频频传来捷报,展现出闻鸡起舞、夜以继日的精气神。
2月3日上午,盈华电子在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举行年产5.66万吨高端铜箔二期项目厂房交付及投产倒计时牌揭幕仪式。据了解,二期年产2.66万吨高端铜箔项目已动工建设,计划2023年9月28日实现二期项目投产。项目总体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6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
时隔三日,盈华电子在梅州平远高新区举行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项目二期厂房交付及投产倒计时牌揭幕仪式。该项目投资11.5亿元,目前已投入9720万元,完成地勘、打桩、承台、栈板基础等工程,现正进行地面厂房施工。
今年,盈华电子共有4个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分别为: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建设项目、梅州市盈华铜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端电解铜箔建设项目、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高端电子铜箔建设项目、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6万吨高端电解铜箔改扩建项目。
对此,该公司总经理吴茂彬表示,将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投产。“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二期‘效果图’高效转化为‘实景画’,把一期‘实景画’高效转化为‘打粮食专业户’,助推梅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梅州打造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强化产业支撑,打造产业集群,持续强化城市的吸引力,是梅州加快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之一。
在43个省重点项目中,产业工程共有18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产业工程和现代服务业工程,占比近一半。除了2个项目为新开工,其他项目均为续建项目,且为梅州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项目。
依托省重点项目,梅州持续推进先进材料千亿产业集群建设,集中要素大力发展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稀土、绿色建材、陶瓷等先进材料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仔细梳理18个产业工程项目,梅州建设产业集群的思路变得清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的制造实力与创新活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
如,盈华电子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建设项目、博敏电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广东嘉元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建设项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程推进续建;又如,广东超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项目今年将开工。
“任何门类的产业发展都需要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既要有大树,也必须有灌木、小草,只有多类型主体良性互补,才能共同支撑生态长青。”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经济学教授陈鸿宇说,通过壮大一批在先进材料领域内具有带头作用的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产业链协同上下游企业的关键作用,实现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这样才能聚焦一个链节做到蕞优。
有了“领头羊”,便可带动其他“羊”;项目有了,人才自然来了,产业生态也就活起来了。
补足后劲持续解决“翻山越岭”问题
近日,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首根桩基开始灌注,吹响了大干快上的冲锋号角。
“目前,项目已启动头部阶段劳动竞赛,全面铺开各标段的‘两区三场’、施工便道等临建工程建设,全线征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开展。”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管理处副主任、主任工程师李勇泉说,已基本完成土地征收和临建工作,为全线主体工程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汕梅高速公路是梅州开通的首条高速公路,也是梅州连接沿海经济带和汕潮揭都市圈的大动脉。2022年11月底,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现为双向4车道,将按照双向8车道标准进行改扩建,设计时速从80公里提至100公里,力争‘四年工期三年干’。”李勇泉说,届时汕梅高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助力梅州苏区加速融湾入海。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梅州,以梅汕高速、梅龙铁路为代表的交通正酣,为高质量发展、融湾入海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梅州正围绕互联互通加快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推动重大基础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1.5小时经济圈,把梅州打造成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融湾入海”重要支点和服务国内大循环节点城市。
全力抓好交通项目建设,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产业要进来、资源要进来、人才要进来,产品要出去、文化要出去,依托的是强大的交通网络。
狠抓发展头部要务,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关键在产业,前提在交通。梅州多措并举,聚焦项目中的重点与难点,拿出干劲拼劲,全力攻坚克难。
梅龙高铁是苏区融湾的重要通道之一。在梅龙高铁五华段的施工现场,平坦宽阔的黄泥路向远方延伸,工人们操作着大型施工机器在路上奔波,现场一片火热。
得益于难点的突破,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据了解,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梅龙高铁四标段包含隧道19座,其中下黄田隧道全长7377米,蕞大埋深290米,进口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内,出口则在河源市龙川县内,是全线蕞长的隧道。
“下黄田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岩溶强烈发育带,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我们设置进口、斜井、出口3个工区,分4个工作面开展施工,全力加快掘进速度。”中铁二十五局梅龙高铁四标项目党支部书记王作阳说,下黄田隧道斜井正洞大里程开挖累计达到2000米。至此,该隧道整体掘进里程已超70%,为后续施工的加速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施工计划,该隧道将于7月底实现贯通。
高铁连东西,跨越山与海;高速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群众期待更加舒适、便捷、多样的出行方式,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愿望的实现指日可待。
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可以有效应对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助力经济稳定前行。
在梅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已凝聚成共识: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在项目。
大埔电厂二期、瑞梅铁路、汕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一批能源、铁路、高速重大项目相继开工;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盈华铜箔科技年产10万吨高端电解铜箔陆续开工建设,盈华科技年产4万吨高端电子铜箔一期项目、盈华电子材料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一期项目陆续投产……回顾2022年,一个个省重点项目成为支撑梅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通过建设好一个个重点项目,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污染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苏区梅州在前进的道路上才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更有力量。
抓好重大项目,思想上要紧起来。抓项目就是抓落实、抓具体。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抓项目建设的行动自觉,紧盯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以说干就干、狠抓落实的作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把项目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抓好重大项目,行动上要快起来。要做到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强化要素保障,支撑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蓄积充足发展后劲,狠抓规范管理,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抓好重大项目,方法上要巧起来。建立重大项目推进预警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积极以一流状态抓项目,以一流速度建项目,以一流服务促项目,营造更好更优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让梅州始终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事业的福地。
◎汕昆高速公路揭阳新亨至梅州畲江段及梅汕高速公路梅州程江至畲江段改扩建工程
◎省道S223线梅县区松源至雁洋段(出省通道)改建工程
◎国道G238线五华县城段改线线梅县区梅西至程江公路建设工程(西部旅游快线线改扩建工程(包含国道G235线大埔胜坑至丰埔桥段公路改建工程、国道G235线大埔县茶阳至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
◎兴宁市高铁干线路网及站前综合广场和配套工程(含兴宁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一期
◎梅州至龙川铁路 ◎瑞金至梅州铁路广东段
电站二期◎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
管网“县县通工程”兴宁—和平—连平项目、梅州—蕉岭—平远项目、梅州—五华—兴宁项目◎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广东能源梅州平远光伏复合项目(一区)
◎大埔县第二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工程(自来水一期)
◎五华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升级改造项目
产业转移园及产业集聚发展项目配套基础设施
◎梅州市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含大埔县城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二期)、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北部发展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梅州综合保税区二区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广东五华经济开发区智能机械产业基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广东梅州平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期)项目、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兴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科技创
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二产业工程
◎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建设项目
◎梅州科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平方米双面多层HDI印制板制造项目◎梅州鼎泰电路板有限公司高端电路板增资扩产项目
◎梅州鸿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线路板建设项目
◎广东泓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印制板及配套
模组建设项目◎鸿宇公司高端电路板制造项目◎梅州超华电子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
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建设项目
◎梅州市盈华铜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端电解铜箔建设项目◎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高端电子铜箔建设项目
◎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6万吨高端电解铜箔改扩建项目
◎广东超华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
◎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新建智能开关、插座生产线项目
中心◎广东(丰顺)万洋众创城◎梅州丰顺国际声谷项目(一期)
◎梅州高新区有信达泰森肉类熟食加工厂项目
◎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建项目工程医疗卫生项目
◎梅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热病中心项目
◎梅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院区(梅州市应急收治中心)建设项目一期
版权声明:本文由万洋厂房出租出售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